灵谷峰,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南郊。距市区约12公里!海拔320.6米。峙平川而奇峻,倚碧水而凝秀。灵谷峰始建于东晋末年,南北朝时,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在灵谷峰开设道观,名叫隐真观,并在山中开辟灵谷十景,山路两旁重建者如斗姥宫、驻云亭、棋盘石、古牛石诸景,皆为与谢氏有关之道家景观,灵谷峰取“灵公”谐音而得名。历代常有隐士栖居其间,胜迹颇多,并有隐真观于其间。尤其是南北朝后,许多名人竞相至此,流连忘返,呤诗留墨。其中最著名的有江州刺史王羲之,抚州刺史颜真卿、戴叔伦,临川才子晏殊、晏几道、王安石、汤显祖、肖涤非,另外还有干古骚客曾巩、陆游、游东升、白玉蟾等等奠定了灵谷峰“文化名山”的定位和大众认知。北宋时期,十三岁的王安石因祖父病故,随父益回乡守孝,曾寄读隐真观中,王安石在为其舅吴藩《灵谷诗集》作序云:“吾州之东南有灵谷者,江南之名山也”,更使灵谷峰名声大振。
查看更多
文化故事: 众所周知,灵谷峰是江南名山,不但是座诗山,也是灵山。凡上山旅游或朝拜的人都得从石门关经过。经过石门的时候,都得在这里行求拜之礼,求仙庇佑、礼仪很简单,或在关门口,对着关门行拱手,或跪地心里祷告说:“敬请灵峰神佛佑我步履如飞,奔上灵谷”等等。然后一路不要高声喧哗,不要追打嬉戏,且一路不言累,则可轻松登上顶峰。 据传,千余年前,有位高龄老媪,步行到此,即跪地祷告说:“我年逾百,需登山求仙,佑我长生不老,健步如飞”。因此,她顺利抵达,见了仙翁,且毫无倦意。又有一青壮年来到此关,不但不祷告,反而语无伦次,胡言乱语,这位青年对同行者说:“这山路不斗不曲,也不长,那有什么理由上不去的道理,说什么要祷告才上去等等都是骗人的。不要信那些。”这位青年人边说边往前走,但无论他怎么卖力地走,都在原地,不但上不了山,连关门都过不去。
文化故事:在登灵谷峰顶的山路旁有两个小水涡,两涡相距不到10米,两涡的水从不干枯,且水清澈,味似甘泉。相传:有一天正午时分,谢灵运路过此地,见底下那个水涡流水潺潺,不时遇石还激起朵朵浪花,好似仙女散花,又有醇酒之气味溢出。谢灵运感觉奇怪,苦思不解。又有一天上午,谢灵运再过此地,适有一老翁手提酒壶正从水涡里灌满了水上来,想必能从老翁这里得到答案。谢灵运迎上前去,很有礼貌地问:“老人家手中所提可是那路旁下水涡的水吗?”老翁回答:“若是提水,这小壶够用吗?水随处可取,何必爬山越岭来此地呢?你错了,这是酒,不是水。你就是那位弃官来此修行的谢灵运吧,我为表示欢迎之意,咱们就在这来个开怀痛饮。”于是,老翁举起右手在空中作了一个招手的动作,只听呼呼几声风响,桌椅齐备,就摆在路中央,而且来了五、六位宾客,肴菜从天而降。七八个人高高兴兴的喝了起来。喝罢,大家都有几份酒意,老翁对谢灵运说:“日后,你想喝酒,就只要去舀那水涡里的水就行了,那就是酒。
文化故事: 相传,谢灵运经常下山为老百姓治病或书写婚、丧、喜、庆连轴。有一天,他从山下给人治病回来,走到半路,看到路边有一老翁以石子为棋子布阵,独个儿下起西瓜棋来。谢灵运一看也来劲了,很长时间没下这棋了。这不正好与这老翁好好地杀上几手,于是对老翁说:“老先生,我来和你下盘棋吧!”老翁一手捻着浓密的长须,一边回答:“欢迎!欢迎!”于是两人对弈三局,老翁全胜。谢灵运即说:“今天到此为止,改天再来求教。”老翁满脸笑容地回答:“不敢,不敢!我铁拐李常在这和张果老对弈,开始我是常败将军,后来,我俩胜负各半,若你常能来与我下棋,必能胜我。”灵运忙说:“相互切磋,相互切磋。”拱手作揖,两人相互辞别。道别之后,谢灵运上山去了,老翁也不见人影。于是,谢灵运乃将此石命名为“棋坪石”。后人又以简单木料造一亭宇,棋盘石居其中。供朝山和砍柴者歇息,也有人在石上画棋盘对弈。
文化故事: 相传,一日,有一汉子,人高马大,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袋子,看来很沉重,大汗淋淋地直往山上走来,恰在半路遇见谢灵运。灵运见这汉子又急又累的,忙问:“这位汉子为何这么着急又这么慌张 ?你为何来此 ?”这位汉子也实话实说了:“我掠人钱财,又杀害数口人命,为了不让官府缉拿,绳之以法,遂来此躲避,挨过两天,风声不紧之时,我再远走高飞,有了这么多的钱财就可享受荣华富贵一生了”。没等到此人说完,谢灵运即严厉斥责道:“你这人留不得,你的良心太坏了,我要让你的心日晒雨淋,餐风宿露,洗去你的罪恶。”大汉忙着求饶:“千万不要告官了,我这就走,离开这里行么?要么我给你一部分钱财,你放我走,行么。”谢灵运还是认真地说:“你把钱全给了我也不行,你手上还有几条人命。”说完,谢灵运即用手向其背部轻轻一指,其心即跳出胸腔,跌落在路旁,不一会就变成了一石块。次日,灵运将此石头命名为“退心石”。至今此石还在路旁,人来人往都可见到。